来源:
by ch chen, market intelligence team, dramexchange
谈到微型硬盘与nand flash两者现况,用”即生瑜、何生亮”这句话形容是最适当不过,因为在目前微型硬盘所应用到的产品中,几乎都可以看见nand flash这个竞争对手的存在,不管是手机、mp3 player等皆是如此。在桌上型计算机装置的储存媒介,无疑是3.5吋硬盘市场的天下,至于笔记型计算机市场,则主要是由2.5吋硬盘所占据,而1.8吋、1吋乃至于0.85吋微型硬盘的诞生,更是硬盘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代表作。
目前微型硬盘目前在单位储存成本及容量上相较于nand flash仍有一段有优势,但nand flash技术在不断的提升下,其储存容量不但已经逼近微型硬盘,甚至在新制程不断开发下,闪存的成本也在下降中,再加上nand flash因不需要使用马达驱动,且体积面积较其它储存媒介来得小上许多,符合次世代的要求-「轻、薄、短、小、省电、读写速度快、著作权保护机能」,因此可以迅速地在可携式储存媒介的市场中崛起,有后来居上之势,未来微型硬盘与nand flash两强之争将更加激烈。
nand flash与微型硬盘各有所长
在个人计算机市场成功满足高容量内存需求的硬盘,在各家厂商努力下,重新制作成微型硬盘,抢攻消费性电子市场,原本一切还很顺利,但半途出现程咬金-nand flash,而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甚至于在未来很有可能将会取代微型硬盘的地位,因此本段将比较微型硬盘与nand flash各项竞争条件,藉此推估微型硬盘未来胜算如何?
首先比较工作电压与消耗功率,微型硬盘与记忆卡工作电压都约为3伏特上下的电流,不过在消耗功率这项目中,微型硬盘的弱点就显现了,因为1吋的微型硬盘消耗功率是sd记忆卡的2倍,而1.8吋消耗功率则更多,约是sd记忆卡的4倍。
至于在抗震性部分,则必须从两方面来看,一是硬盘运作时的抗震能力,另一则是不运作、纯放置时的抗震能力,同时要将震荡的力道、震荡的时间加以估算进去。举例而言,南方汇通的微型硬盘在运作时允许持续2毫秒达175g的震荡冲击力,而存放时则可耐500g的冲击力,但若超过震荡时间或震荡力道,轻则无法正常运作,重则永久损坏。
其它部分业者的微型硬盘虽然有更强的抗震力,如运作时可耐200g冲击,或单纯放置时可耐2,000g,但只能持续1毫秒,而相较于微型硬盘的抗震能力,记忆卡本身的抗震性就好上许多,无论是工作或是闲置时,都能够保有最高1,000g的抗震能力。
而在高、低温进行操作,则更显示出微型硬盘的另一项弱点,微型硬盘在极端温度下无法运转,但记忆卡却能在摄氏-40度至85度的范围内运作,曾经有计算机杂志在阳光普照的炎热日子,将微型硬盘与记忆卡置留在车上,发现微型硬盘已经过热无法使用,但记忆卡却恰好相反,还可以正常使用。
此外,在体积与重量两项评比上,记忆卡又略胜一筹,高容量mlc nand快闪磁盘的体积仅有12×18×1.4公厘,目前最小的微型磁盘为24×32×3.3公厘,也就是0.85吋的微型磁盘,还较标准mlc nand快闪磁盘体积大了8倍,1吋微型磁盘则大了25倍,且此种体积上的差异尚未考虑到插入磁盘用的插槽,因此实际上将耗费更多空间。
以mp3播放机而言,尺寸问题不如对多媒体手机来得重要,因此使用微型硬盘或nand flash的比例不相上下,但且多媒体手机逐渐转为刮胡刀一般薄,且不可思议地精巧,若以摩托罗拉的v3折迭式超薄手机为例,折迭时仅有13.9公厘厚,这种空间厚度大小,除了用内建nand flash作为存取资料的yb体育app官方下载的解决方案外,若以现阶段微型硬盘大小,可以说是不可能任务。
当然微型硬盘不是没有优点,以数据传输(读取、写入速度)以及储存容量反击nand flash,1.8吋的微型硬盘以理论数据来看,ide接口可以达到每秒100mb的传输速率,且可以达到40gb以上的容量,而sd卡其最大容量为2gb,传输速度为20mb,两者相比,记忆卡容量约为微型硬盘的十分之一,传输速率则是其五分之一。
而微型硬盘其最大优势就是单位储存成本最低,若以1gb做为比较基准,2005年底1吋微型硬盘与nand flash与价格相比,所呈现比例为1:5,显示微型硬盘价格仍较nand flash低出许多。不过在nand flash制造商努力降低成本的驱动下,nand flash与1吋微型硬盘的价格比(1gb)有可能在2009年达到平衡点,到时候微型硬盘的最大优势可能就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