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电推动子公司a股上市 台企赴陆上市成热潮?-yb体育app官网

来源:全球半导体观察    原作者:张明花    

继富士康之后,又一家中国台湾企业将在a股上市。

联电子公司将a股上市

6月29日,中国台湾晶圆代工厂联电宣布,子公司和舰芯片制造(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与另一大陆子公司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厦门)有限公司,以及和舰公司从事ic设计服务业务的子公司联暻半导体(山东)有限公司一起,由和舰公司向中国证监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a股股票,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交易。

联电推动子公司a股上市 台企赴陆上市成热潮?

公告称,为因应大陆半导体市场的快速成长,并考量公司整体集团长远发展,由子公司和舰为主体,偕同联芯、联暻申请a股上市,以拓展大陆地区相关产业市场,吸引当地优秀专业人才,增强本公司整体集团的全球竞争力。

台媒报道称,联电方面表示,和舰a股上市一案将于8月20日召开的股东临时会提请股东表决,通过后再向中国证监会申请ipo发行人民币a股,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预计筹资金额约25亿元人民币。

根据联电规划,a股上市公司将以和舰为名称,上市后将负责中国大陆地区所有客户。

和舰的营收比重约占联电合并营收的11%,此次于a股上市新股发行股数不超过4亿股,占和舰公司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10%,联电仍将持有和舰公司约87%的股权。

联电总经理王石表示,通过a股上市,和舰可善用募集资金,再投资复制既有的成功模式,拓展大陆市场,以进一步提升产能规模、技术品质,并提高行业竞争门槛与强化公司既有竞争优势。

联电(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台湾第一家半导体公司,是中国台湾排名第2、全球排名第3的晶圆代工企业。报道称,联电当前共有11座晶圆厂,其中8英寸晶圆厂7座,6英寸晶圆厂1座,12英寸晶圆厂3座,在全球约有1.2万名员工。

和舰为联电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以8英寸线产品为主的晶圆代工厂,其第1座8寸晶圆厂于2003年5月正式投产,总投资超过12亿美元,最大月产量可达6万片。

厦门联芯是联电与厦门市政府、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合资成立的晶圆代工企业,以12英寸为主,可生产40nm、28nm制程产品,规划月产能为5万片,预计总投资金额达62亿美元。厦门联芯于2014年底开始筹建、2016年第4季起进入量产,当前月产能为1.7万片。

联暻半导体成立于2014年3月,为联电在大陆设立的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公司,主营业务为soc设计服务,在大陆地区主要以28nm制程项目合作为主。

联电与和舰、厦门联芯、联暻半导体的关系为:联电100%控股和舰,和舰100%控股联暻半导体,至于厦门联芯,联电合计持有50.34%股权。

有业界人士认为,从台积电在南京设厂可看出大陆半导体市场商机,联电此举展现了前有未有的企图心。大陆本土市场需求空间广阔,资本市场将为和舰提供更多资金,有利于其提升技术及扩展产能。

从另一个角度看,联电推动和舰a股上市,有希望打开两岸半导体融合的趋势。

台企赴陆上市成热潮?

联电并不是今年第一家奔赴a股上市的中国台湾企业。

今年6月8日,中国台湾代工龙头鸿海旗下富士康工业富联(fll)在上交所举行敲钟仪式,正式在a股上市交易,从披露招股书到敲钟上市,历时仅4个月。

在此之前,环旭电子(日月光旗下)、华映科技、沪电股份等公司已经完成了挂牌交易。据中国台湾金管会6月调查,规划到大陆上市的台企还包括南侨、巨大机械、臻鼎ky、荣成等4家企业的大陆子公司。

如今联电也开始推动子公司a股上市,中国台湾业界担心掀起台企出走潮。

不过,对于被指“带动台企出走潮”一说,联电财务长刘启东表示这种说法实在太沉重了。他解释称,推动和舰a股上市是联电区域性的布局,与股权连结之奖励机制有助于留住人才。

中国台湾立法委员曾铭宗则表示,大陆不断提升半导体竞争力并逐渐与世界接轨,未来10年内大陆将成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台湾科技厂商子公司a股上市会是趋势,他甚至指出“接着可能就是台积电”。

注:原创声明:以上内容为全球半导体观察原创,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欢迎转发或分享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网站取得授权后方可使用。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全球半导体观察yb体育app官方下载官网(www.dramx.com)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全球半导体观察)。

网站地图